November 3, 2012

  • 轉載:Technology Changing How Students Learn, Teachers Say

    Technology Changing How Students Learn, Teachers Say 

    by By   Published: November 1, 2012 
    source: New York Times – Education Section. 
     There is a widespread belief among teachers that students’ constant use of digital technology is hampering their attention spans and ability to persevere in the face of challenging tasks, according to two surveys of teachers being released on Thursday.
    Enlarge This Image
     
    Monica Almeida/The New York Times
    Hope Molina-Porter, an English teacher in Fullerton, Calif., worries that technology is deeply altering how students learn.
    The researchers note that their findings represent the subjective views of teachers and should not be seen as definitive proof that widespread use of computers, phones and video games affects students’ capability to focus.
    Even so, the researchers who performed the studies, as well as scholars who study technology’s impact on behavior and the brain, say the studies are significant because of the vantage points of teachers, who spend hours a day observing students.
    The timing of the studies, from two well-regarded research organizations, appears to be coincidental.
    One was conducted by the Pew Internet Project, a division of the Pew Research Center that focuses on technology-related research. The other comes from Common Sense Media, a nonprofit organization in San Francisco that advises parents on media use by children. It was conducted by Vicky Rideout, a researcher who has previously shown that media use among children and teenagers ages 8 to 18 has grown so fast that they on average spend twice as much time with screens each year as they spend in school.
    Teachers who were not involved in the surveys echoed their findings in interviews, saying they felt they had to work harder to capture and hold students’ attention.
    “I’m an entertainer. I have to do a song and dance to capture their attention,” said Hope Molina-Porter, 37, an English teacher at Troy High School in Fullerton, Calif., who has taught for 14 years. She teaches accelerated students, but has noted a marked decline in the depth and analysis of their written work.
    She said she did not want to shrink from the challenge of engaging them, nor did other teachers interviewed, but she also worried that technology was causing a deeper shift in how students learned. She also wondered if teachers were adding to the problem by adjusting their lessons to accommodate shorter attention spans.
    “Are we contributing to this?” Ms. Molina-Porter said. “What’s going to happen when they don’t have constant entertainment?”
    Scholars who study the role of media in society say no long-term studies have been done that adequately show how and if student attention span has changed because of the use of digital technology. But there is mounting indirect evidence that constant use of technology can affect behavior, particularly in developing brains, because of heavy stimulation and rapid shifts in attention.
    Kristen Purcell, the associate director for research at Pew, acknowledged that the findings could be viewed from another perspective: that the education system must adjust to better accommodate the way students learn, a point that some teachers brought up in focus groups themselves.
    “What we’re labeling as ‘distraction,’ some see as a failure of adults to see how these kids process information,” Ms. Purcell said. “They’re not saying distraction is good but that the label of ‘distraction’ is a judgment of this generation.”
    The surveys also found that many teachers said technology could be a useful educational tool. In the Pew survey, which was done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College Board and the National Writing Project, roughly 75 percent of 2,462 teachers surveyed said that the Internet and search engines had a “mostly positive” impact on student research skills. And they said such tools had made students more self-sufficient researchers.
    But nearly 90 percent said that digital technologies were creating “an easily distracted generation with short attention spans.”
    Similarly, of the 685 teachers surveyed in the Common Sense project, 71 percent said they thought technology was hurting attention span “somewhat” or “a lot.” About 60 percent said it hindered students’ ability to write and communicate face to face, and almost half said it hurt critical thinking and their ability to do homework.
    There was little difference in how younger and older teachers perceived the impact of technology.
    “Boy, is this a clarion call for a healthy and balanced media diet,” said Jim Steyer, the chief executive of Common Sense Media. He added, “What you have to understand as a parent is that what happens in the home with media consumption can affect academic achievement.”
    In interviews, teachers described what might be called a “Wikipedia problem,” in which students have grown so accustomed to getting quick answers with a few keystrokes that they are more likely to give up when an easy answer eludes them. The Pew research found that 76 percent of teachers believed students had been conditioned by the Internet to find quick answers.
    “They need skills that are different than ‘Spit, spit, there’s the answer,’ ” said Lisa Baldwin, 48, a high school teacher in Great Barrington, Mass., who said students’ ability to focus and fight through academic challenges was suffering an “exponential decline.” She said she saw the decline most sharply in students whose parents allowed unfettered access to television, phones, iPads and video games.
    For her part, Ms. Baldwin said she refused to lower her expectations or shift her teaching style to be more entertaining. But she does spend much more time in individual tutoring sessions, she added, coaching students on how to work through challenging assignments.
    Other teachers said technology was as much a solution as a problem. Dave Mendell, 44, a fourth-grade teacher in Wallingford, Pa., said that educational video games and digital presentations were excellent ways to engage students on their terms. Teachers also said they were using more dynamic and flexible teaching styles.
    “I’m tap dancing all over the place,” Mr. Mendell said. “The more I stand in front of class, the easier it is to lose them.”
    He added that it was tougher to engage students, but that once they were engaged, they were just as able to solve problems and be creative as they had been in the past. He would prefer, he added, for students to use less entertainment media at home, but he did not believe it represented an insurmountable challenge for teaching them at school.
    While the Pew research explored how technology has affected attention span, it also looked at how the Internet has changed student research habits. By contrast, the Common Sense survey focused largely on how teachers saw the impact of entertainment media on a range of classroom skills.
    The surveys include some findings that appear contradictory. In the Common Sense report, for instance, some teachers said that even as they saw attention spans wane, students were improving in subjects like math, science and reading.
    But researchers said the conflicting views could be the result of subjectivity and bias. For example, teachers may perceive themselves facing both a more difficult challenge but also believe that they are overcoming the challenge through effective teaching.
    Pew said its research gave a “complex and at times contradictory” picture of teachers’ view of technology’s impact.
    Dr. Dimitri Christakis, who studies the impact of technology on the brain and is the director of the Center for Child Health, Behavior and Development at Seattle Children’s Hospital, emphasized that teachers’ views were subjective but nevertheless could be accurate in sensing dwindling attention spans among students.
    His own research shows what happens to attention and focus in mice when they undergo the equivalent of heavy digital stimulation. Students saturated by entertainment media, he said, were experiencing a “supernatural” stimulation that teachers might have to keep up with or simulate.
    The heavy technology use, Dr. Christakis said, “makes reality by comparison uninteresting.”
     
    真的不喜歡用那麼多電子化的學習,與其他大量時間來預備丁點兒的教學時間,不如多花時間直接教導學生,不論是課堂還是小組以至個別教授。 
     

October 21, 2012

  • 轉載:我想成為坐在路邊鼓

    〈我想成為坐在路邊鼓掌的人〉
    我那上國中的女兒,她同學都管叫她23號。
    她的班上總共有50個人,而每次考試,女兒都排名23。
    久而久之,便有了這個雅號,她也就成了名副其實的中等生。
     
    我們覺得這外號刺耳,女兒卻欣然接受。
    老公發愁地說,一碰到公司活動,或者老同學聚會,
    別人都對自家的’小超人’讚不絕口,他卻只能扮深沉。
    人家的孩子,不僅成績出類拔萃,而且特長多多。
    唯有我們家的23號女生,沒有一樣值得炫耀的地方。
    因此,他一看到娛樂節目那些才藝非凡的孩子,就羡慕得兩眼放光。
    後來,看到一則九歲孩子上大學的報導,他很受傷地問女兒:
    『孩子,妳怎麼就不是個神童呢?』
    女兒說:『因為我爸爸不是神父啊!』
    老公無言以對,我不禁笑出聲來。
     
    中秋節,親友相聚,坐滿了一個寬大的包廂。
    眾人的話題,也漸漸轉向各家的小兒女。
    趁著酒興,要孩子們說說將來要做什麼?
    鋼琴家,明星,政界要人,孩子們毫不怯場,
    連那個四歲半的女孩,也會說將來要做電視的主持人,贏得一陣讚歎!
     
    15歲的女兒,正為身邊的小弟弟小妹妹剔蟹剝蝦,盛湯揩嘴,忙得不亦樂乎。
    大家忽然想起,只剩她沒說了。在眾人的催促下,她認真地回答:
    『長大了,我的第一志願是,當幼稚園老師,領著孩子們唱歌跳舞,做遊戲。』
    眾人禮貌地表示贊許,
    緊接著追問她的第二志願。她大大方方地說:
    『我想做媽媽,穿著印叮噹貓的圍裙,在廚房做晚餐,
    然後給我的孩子講故事,領著他在陽臺上看星星。』
    親友愕然,面面相覷,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老公的神情,極為尷尬。
     
    回家後,他歎著氣說:
    『你還真打算讓女兒將來當個幼稚園老師?我們難道真的眼睜睜地看著她當中等生?』
    其實,我們也動過很多腦筋。為提高她的學習成績,
    請家教,報輔導班,買各種各樣的資料。
    孩子也蠻懂事,漫畫書不看了,剪紙班退出了,週末的懶覺放棄了。
    像一隻疲憊的小鳥,她從一個班趕到另一個班,卷子,練習冊,一遝遝地做。
    但到底是個孩子,身體先扛不住了,得了重感冒。
    吊著點滴,在病床上,她還堅持寫作業,最後引發了肺炎。
    病好後,孩子的臉小了一圈。
     
    可期末考試的成績,仍然是讓我們哭笑不得的23名。
    後來,我們也曾試過增加營養、物質激勵等等,
    幾次三番地折騰下來,女兒的小臉越來越蒼白。
    而且,一說要考試,她就開始厭食,失眠,冒虛汗,
    再接著,考出了令我們瞠目結舌的33名。
    我和老公,悄無聲息地放棄了轟轟烈烈的揠苗助長活動。
    恢復了她正常的作息時間,還給她畫漫畫的權利,
    允許她繼續訂《兒童幽默》之類的書報,家中安穩了很久。
    我們對女兒,是心疼的,可面對她的成績,又有說不出的困惑。
     
    週末,一群同事結伴郊遊。大家各自做了最拿手的菜,帶著老公和孩子去野餐。
    一路上笑語盈盈,這家孩子唱歌,那家孩子表演小品。
    女兒沒什麼看家本領,只是開心地不停鼓掌。
    她不時跑到後面,照看著那些食物。
    把傾斜的飯盒擺好,松了的瓶蓋擰緊,流出的菜汁擦淨。
    忙忙碌碌,像個細心的小管家。
    野餐的時候,發生了一件意外的事。
    兩個小男孩,一個數理天才,一個英語高手,
    兩人同時夾住盤子上的一塊糯米餅,誰也不肯放手,更不願平分。
    豐盛的美食,源源不斷地擺上來,他們看都不看。
    大人們又笑又歎,連勸帶哄,可怎麼都不管用。
    最後,還是女兒,用擲硬幣的方法,輕鬆地打破了這個僵局。
     
    回來的路上,堵車,一些孩子焦躁起來。
    女兒的笑話一個接一個,全車人都被逗樂了。
    她手底下也沒閒著,用裝食品的彩色紙盒,
    剪出許多小動物,引得這群孩子讚歎不已。
    直到下車,每個人都拿到了自己的生肖剪紙。
    聽到孩子們連連道謝,老公禁不住露出了自豪的微笑。
     
    期中考試後,我接到了女兒班主任的電話。
    首先得知,女兒的成績,仍是中等。
    不過,他說:『有一件奇怪的事想告訴我,他從教三十年了,第一次遇見這種事。
    語文試卷上有一道附加題:你最欣賞班上的哪位同學,請說出理由。
     
    除女兒之外,全班同學,竟然都寫上了女兒的名字。
    理由很多:熱心助人,守信用,不愛生氣,好相處等等,寫得最多的是,樂觀幽默。』
    班主任還說:『很多同學建議,由她來擔任班長。』
    他感歎道:『你這個女兒,雖說成績普通,可是做人,實在很優秀!』
    我開玩笑地對女兒說:『妳快要成為英雄了。』
    正在織圍巾的女兒,歪著頭想了想,認真地告訴我說:
    『老師曾講過一句格言:當英雄路過的時候,總要有人坐在路邊鼓掌….。』
    輕輕地說:『媽媽,我不想成為英雄,我想成為坐在路邊鼓掌的人。』
    我猛地一震,默默地打量著她。
    她安靜地織著絨線,淡粉的線,在竹針上纏纏繞繞,
    仿佛一寸一寸的光陰,在她手上,吐出星星點點的花蕾。
    我心上,竟是驀地一暖。
    那一刻,我忽然被這個不想成為英雄的女孩打動了。
     
    這世間,有多少人,年少時渴望成為英雄,最終卻成了煙火紅塵中的平凡人。
    如果健康,如果快樂,如果,沒有違背自己的心意,
    我們的孩子,又何妨做一個善良的普通人。
    長大成人後,她一定會成為:賢淑的妻子,溫柔的母親,甚至,熱心的同事,和善的鄰居。
    何況她是班上50名之中的23名,我們還不慶幸,還不滿足?
    還想要更高人一等,更出人頭地!那後面還有27名半數以上的孩子呢﹖如果我是她們的父母,我要如何自處呢﹖
    在那些漫長的歲月,她都能安然地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
    她又沒學壞,我作為身教言教的父母,
    能教養孩子長大成人,並成為社會上有用的人,就可告慰先祖,
    還想為孩子祈求怎樣更美好的未來?
    就算她將來能當上司法官,能考上建築師,若她心術不正,口是心非,那又有何用?
     
     
     ==========
    當香港人總在逼下一代一定要讀大學/大專,其實社會真的需要那麼多大學生嗎?
    能讀大學當然好,但若果因為讀完大學,仗著自己有學歷而不願做「辛苦的工作」,對社會又是否好事?
     
    一個社會的組成, 本身就不需要大量「精英」,而是一大群清楚自己崗位(五花八門, 各有不同), 並願意守住的人. 沒有誰比誰更優秀, 只看你是否清楚自己在做甚麼, 以及為甚麼如此選擇.

October 15, 2012

  • 轉載:別教出「乖巧」的學

    許久沒看到適合這裡的文章了 =)  

     
    《另眼相看:別教出「乖巧」的學生》洪致翔

    時常能在辦公室裡聽見教師們的喟嘆:「唉……我已經不敢奢求成績了,只希望學生能乖一點。」是啊!雖然人人在意分數,但多元適性的口號堵住了很多人的嘴,無從宣洩的鬱悶,只好開始計較學生的「乖巧」與否,看似不再固執。但誰不知道,一個真正「乖巧」的學生,同時也能為教師帶來好看的成績?說穿了,「乖巧」是一張更細密的網,不只能達到教師期望的成績要求,同時成為迫使學生服從管教於無形的手段。

     

    家長的企盼、校方的壓力,或是教師自己的聲名成就也好,不管基於什麼動機,都要能有效管理、方便管理。因此,學校不得不變成工廠,教師們的重要任務則是將「乖巧」這個標籤成功地貼在每個學生產品上。只是「乖巧」,這個我們習以為常的正面詞彙,讓學生有問題不敢提出質疑,喪失了對太多重要問題的探索精神,如此一來不只框限了學生的創造力、掩飾了教師的無能。

     

    然則何謂「乖巧」?上課不隨意發言或走動、要專心聽課、作業按時繳交、對師長畢恭畢敬不得忤逆……看似是為了維護「秩序」,更重要意義卻在於:學生的一切行為都要遵循老師或家長的主觀意志。意即任何施加於學生身上的決定與限制,都是無需討論、不證自明的!試問,這與封建時代唯天子之命是從有何分別?本質上,「乖巧」與「服從」等字眼,正是威權專制的意識形態展現,扼殺了民主的萌芽。

     

    在學校裡,老師教著重複而有限的知識,因為重複所以熟練,因為有限所以成為權威;我們也不諱言,正因為老師的熟練和權威,多數的學生惰於、畏於、免於思考。究竟我們所成就的是什麼樣的隊伍呢?是缺乏創造能力,也無法自主思考,無法開創自己的未來的一群!但是我們很難看清楚這一點,因為乖巧聽話是最色彩絢麗的包裝紙,也莫怪乎師長們只要聽到「乖巧」二字,就會同時發出會心的一笑。

     

    唯有揭開乖巧聽話這張色彩絢麗的包裝紙,我們才能看清真相:沒有一個時代的推進,不是通過改變、革命而來,人之所以為人就是因為掌握了改變的力量,要能自覺使用這股力量,才能開展民主的未來。

     

    (文教工作者)

    [文章的讀者回應討論也很好看] 
     

September 5, 2012

  • 轉載:你沒法叫醒裝睡的人

    你永遠沒有辦法叫醒裝睡的人 
    2012-9-4 23:36:32 
    原文連結: 
    在內地成長、學習的胡清心,在臉書上發表了一篇關於內地愛國愛黨教育的文章,對那種謊言教育,有非常深刻的反思:「它可怕之處不在字面上的那些,不在於對共產黨的歌功頌德,而在於它讓我們中國的學生和老師,讓中國的基礎教育界,撒謊成性!」
    我們特別全篇轉載如下,讓香港人更了解中國政府推行的愛國愛黨教育,是什麼一回事。
    【你永遠沒有辦法叫醒裝睡的人】      胡清心
     
    爲什麽要反對國民教育課?這個問題似乎並不是問題,卻讓我思考了很久。作為無權無錢的普通老百姓,我的父母沒有機會將我送入國際學校或者國外接受教育,因此從小學直到大學我都如大多中國的普通學生一樣,在公立學校完成了16年的學習生涯,而這16年來所謂“國民教育”一直如影隨形,然而它對我,以及我的同僚似乎沒有帶來任何影響,我的同學中無一人無比擁護共產黨,無一人相信黨的無比偉大與正確,似乎國民教育在我們16年身上的實踐是徹底失敗。那麼還有反對國民教育課的必要麼?以下,是我嘗試從一個與“無比偉大正確的黨”和各種形式的愛黨愛國教育相處了16年的過來人的角度,給出的思考。
     
    在我讀小學的時候,我們有一門課叫思想道德,何謂有思想有道德的人,自然就是要愛黨愛國愛人民,這其中用語曖昧不清,不像現在香港的國民教育教材如此直白,但除此之外每逢黨國的重要日子,總有各種的作文比賽,演講比賽必須強制參加,還要積極表現和幾近一個小學生的文筆所能對黨的種種豐功偉績進行歌功頌德。那個時候,我們在蒙昧之中接受了最早的“國民教育”,知道了共產黨在長征中的偉大戰略轉移(大學讀歷史系之後才知道其實只是被國民黨圍剿之後的流竄);我黨在抗日戰爭中的英勇事蹟(也是讀歷史系之後才知道當時與日軍正面交鋒的都是被斥為賣國的國民黨,共產黨正忙著在後方搞土改忙建國)。然而儘管如此,這種種灌輸對我們這些即使是最聽話最優秀的學生小幹部來說,也不過是鸚鵡學舌有口無心,從來就沒有往心裡去過。爲什麽?因為相對學校裡其他功課,它是離我們生活最遠的,我們在生活中從來沒有感受過我們所歌頌的新生活新中國的那些點滴,而我們的家長,或許對我們的國文與數學非常關注,但對於這些重要的愛國教育,卻不置可否,異常淡漠。
     
    讀中學的時候,這門思想道德課,變成了思想政治,內容仍是大同小異。那時還多了一重班主任,常常在放學之後留堂對我們進行各種思想教育。然而對於叛逆的中學生來說,無論是課上要死記硬背的內容,還是我們那位“馬列老太”的絮絮叨叨都只讓我們越發反感。因為漸漸開始理解成人世界的我們都心裡很清楚,班主任緊抓我們愛國思想教育咄咄逼人不是因為她真的相信她所說的那一切很重要,不過是因為我們做的好,可以作為她當班主任的政績去校長那裡邀功可以評上職稱加人工,而學校裡多幾個這樣的模範班主任和班級,校長又可以在學區教育局裏面有政績,自然又是升官發財,而自然教育局上頭也有人……所以我們無論是被直接還是側面灌輸的一切都只是老師們讓自己升職撈好處的手段而已。
     
    再到了讀大學的時候,我們不僅有思想政治教育,還有形勢與政策教育,馬列思想毛概鄧小平理論輪番轟炸。但在學校裡我們最看不起的,就是教這些課程的老師,我們公然翹課,在她的課上大聲說話吃東西看電影睡覺,甚至在某些同學認真回答問題的時候起哄,但那些老師對此卻毫無辦法,因為在失掉老師的威嚴之前,他已經失掉了學生對他的尊重。我們都知道,只有一無所長毫無學識的人才會來教這些東西,而他可能唯一擅長的只不過是須溜拍馬搞關係,才為他在大學謀得這樣一個閑差。
     
    這樣說來,你覺得國民教育成功麼?它可以說是失敗的,因為它極盡所能灌輸了16年,卻仍舊無論是坐在底下聽的還是站在上頭講的,沒一個人相信它所說的;但你也可以說它是世間難得的大成功,因為雖然人人都知道它不過是個徹頭徹尾的謊言,竟然還是能被一代一代人當那麼回事重複了數十年。
     
    國民教育可怕麼?其實它白紙黑字寫的那些話語,根本不可怕,越是頂真極端的宣傳,只會越發顯得可笑;但它也非常可怕,因為舉國上下竟然會願意爲了這樣一個謊言而趨之若鶩,多少學生因為它而決定了自己的命運,我們明知它是謊言,卻仍要認真的抄寫回答每一條題目,麻木地寫下那些言不由衷的諂媚之語,又有多少老師明知它的徹底荒唐,卻要把它當做真理來說教,更作為判斷學生道德思想的準繩!
    這才是國民教育課真正可怕的地方!
     
    它可怕之處不在字面上的那些,不在於對共產黨的歌功頌德,而在於它讓我們中國的學生和老師,讓中國的基礎教育界,撒謊成性!
     
    在學校裡,我們明明知道老師和整個社會都沒人相信這一套愛國教育的理論,可是老師們或許出於無奈,或許出於功利心,都把這些謊言灌輸給我們,還要強迫我們違心地說一些自己或許都不理解的話語,才能得到高分,成為好學生,而一旦我們說出真心話,就要被批評,拿低分,成為壞學生。長此以往,循環往復。漸漸地無論是講的人,還是接收的人,都變得麻木,都對此習以為常,說兩句這樣的鬼話根本是無所謂的事。
     
    當我們看到如今的中國社會,爲了金錢爲了利益,可以出賣良心,根本毫無底線,什麽都做得出的時候,除了如今的市場經濟化帶來的對利益的無窮追逐之外,也許同這似乎被我們視為無稽之談和笑柄的“國民教育”,同它給我們造成的撒撒謊根本沒感覺無所謂的心態,也有些許關係吧。
     
    在學校裡,老師自然就當授業解惑,更應為人師表,他們對學生建立人生價值觀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可在貫穿始終的各種國民教育裡,我們一入學校從老師身上看到的是,爲了國民教育的威權而可以放棄真相,放棄真理,放棄良心,隨意地說假話,說謊話,更以此為榮,以此作為得利的門路。或許我們也曾有些老師在辦公室裡牢騷滿腹,對這些鬼話大肆批判,而一上臺卻又充滿難言之隱地照本宣科,或許這樣的老師會讓有些學生唏噓,可是更多的學生或許從他們身上看到的是對權力的屈服,明知真相卻不敢說出真相。在這人生的第一課堂中,國民教育課像一面鏡子,讓我們看到這世界上最重要的是權力與利益,什麽自我,什麽良心,什麽真理,都必須屈從在它面前,它更界定了什麽是好人,什麽是成功的人生,正如我當年那個以愛國教育加倍摧殘著我們的模範教師,你唯一可做的不僅要屈從這權力,更要參與到這權力的強化中去,於是好處自然源源不斷滾滾而來!
     
    國民教育可怕之處正在這裡,它要告訴你的,不是一個假的歷史真相,一個假的真實世界,一個假的良心,因為它也許壓根不想去證明它的謊言是真理,它也根本不在乎真假;國民教育的推行,只是要告訴你,這個世界,真實不重要,良心不重要,所謂歷史真相也不重要,重要的,只是利益與權力。
     
    所以在今天,其實你問中國人,相不相信共產主義,相不相信共產黨,相不相信如今的執政政府,大概沒多少人會說他們相信,在如今發達的網絡訊息社會,很難不知曉一二黨國的種種不公義和罪惡。可是儘管如此,他們仍舊沉默地生活著,更有不少人爲了成為制度中的既得利益者不僅選擇沉默,更以各種合理化的理由來粉飾制度的罪惡和黨國的滿手血腥,或者更多的人滿足於他們已經過上的豐足的物質生活而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莫談國事。而其中大多的人,都是理直氣壯心安理得地這樣活著。
     
    也許是有少數人至今仍虔誠地信仰著共產主義和那些愛國教育課本所寫的東西,而這些人卻成了這個社會中唯一的天真的活在烏托邦中的理想主義者,而這樣的理想主義者卻是對如今這烏煙瘴氣的社會,帶來最少影響與傷害的。那些攀在高位作惡多端的人呢,若問起他們的信仰,卻總是不置可否,即便是言之鑿鑿一套又一套大道理的,等他下臺或者退休之後再去問問呢?或許你才意識到當年那些大道理不過是他演戲的鬼話而已。
     
    我在新聞中無意瞥見政總大樓門前有著一條“鐵屋呐喊”的橫幅,幾乎讓我落淚,於是我決定寫下這篇長文,將我所經歷的國民教育課,將它給中國帶來的影響寫出來,它在某種程度上承擔著無形而不可避免的責任,讓中國成為今天這樣無以為繼卻深陷泥潭動彈不得的狀況。
     
    國民教育課是否會讓明日的香港,成為今日的中國,不得而知,但我呼籲停止國民教育課,更希望更多的老師,尤其是基礎教育界的老師能夠參與到其中來。要知道,你們在臺上的一句違心話一篇勉強的頌歌,會給學生帶來的影響不僅僅是字面上這些東西的影響!在你們手中,決定的是香港的未來是否是一個講良心講真相講道德的社會,還是一個只講權力與利益,其他一切都被淡化的社會。
     
    國民教育課,它要培養的,不是共產黨的奴隸,而是權力和利益的奴隸。
     
    國民教育課,它要塑造的,不是鐵屋中沉睡的人,而是裝睡的人。因為,沉睡的人,你總有辦法去喚醒。但是,你永遠沒有辦法喚醒一個裝睡的人!
     
    (主場新聞感謝胡清心容許全文轉載) 
     
     
    =====================
     
    「洗腦」一詞太容易用,所以反對國民教育陣營用了之後,支持陣營亦同樣用來「暪騙」不太知情的市民。結果成了今天的拉据,暫時看不見任何「新版辯駁」的可能性。
     
    是時候找些不同的關鍵字,繼續這場抗爭。 
     
     

September 3, 2012

  • 轉載:(國民教育)指引點解肥

     
     <周日話題:話你知,指引點解肥佬> 

      

    原文載於 明報 2012年9月2日(日) http://news.mingpao.com/20120902/uzb1.htm / 
     
    【明報專訊】「我在中大教書30年,每次走到40人的班房裏,我想找什麼?我就是想找驚喜。突然之間有個仔出聲,哎呀!咁都畀你諗到? 真是青出於藍!這就有希望了!」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教育研究所客座教授曾榮光朗笑道。
    他上年退休,笑言自己只是個觀察世情的人。放下教鞭,觀世的眼依然銳利,教育之心仍舊熾熱。上年5月,德育及國民教育課程諮詢文件一出,他力撰鴻文加以批判匡正,文首一段鳴志之言,叫人感佩:「身為專業教育工作者,教導國民教育(包括國家的負面信息)是責無旁貸的職志,是不可能要他人代勞的。筆者更深信,教育的社會文化目的不應只在『承先』而更重要是在『啟後』」。
    三十年來,看盡香港教育界的變遷興衰,「啟後」的路殊不容易,全靠一個信念撐持,「做教育界的,希望一定在將來。」
    曾榮光半生研究香港教育政策。從殖民地時代到特區15年,監察教育政策的翻天變革,不遺餘力,批判力度之強、理念堅持之深,躍然於紙紙文章。15年來,他批判教育政策的表現主義取向、痛斥教育的市場化和分層化、揭破母語教學成效不彰,無不令政府教改的雄心壯志撞上一頭灰。批判的角色,吃力不討好,筆戰爭鳴,或被猜度質疑,多年來,曾榮光堅持兩個原則,「做了這麼多年政策研究,我盡量避免動機論。不看你的政策,先看你背後的動機,還要把你的動機看作壞的,就是陰謀論。」同時他亦反對後果論,「國民教育是不是洗腦?我不知道,因為還未推,我存疑。」一切的思考與批判,必須還原基本,「不如回到指引中,我只看文本,內容是否有問題。指引一出來我便詳細看,再寫;出新版,我又會再寫,逐個對」,「毛澤東說,有調查研究才有發言權,我要問得很清楚。」
    肥佬的課程指引
    他說,自己一直關注的,是莘莘學子能否公平地接受教育。然而這次國教課程,實在錯得離譜,逼得不是專研公民教育的他也揮筆指正,他笑言似是改卷,「這篇論文一定肥佬!一開始,身分認同基礎的立足點便錯了。」以地緣、血緣等原生因素為主的族裔本位基礎,根本不切實際;第二錯,錯在概念,「教地理,怎能把太陽月亮、日蝕月蝕都弄錯?現在教國民教育,連最基本的國家(State)與民族(Nation)都錯配」。第三,是教學模式的錯,以激情驅動的愛國教育,異常危險。「為何我這樣緊張?因為寫課程的人都不清不楚!」課程諮詢文件一出,他即發鴻文以正視聽;可恨時至今日,政府死不改錯,堅持硬推。
    一統天下還是撕裂社會?
    「我們想下一代認同一個什麼身分?現在我們看到的是一種大一統的政治取態,『你都回歸了,為何你不做中國人?』」曾榮光強調,今年5月推出的新版《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課程指引》,「做了些編輯工夫,但內容本質完全無改變。雖然沒叫你流淚、沒血濃於水 ,但同根同心的主題依然在」,這種根性血緣,說穿了就是族裔本位的大漢族主義,「如果把課程拿到新疆、西藏去教,會撕裂整個社會、整個民族。課程怎能夠是族裔本位的國民身分基礎?」他指出,中國憲法開宗明義,註明中國是個多民族國家,堅決反對大民族主義,主要是大漢族主義,「第一政治不正確,憲法也說明不要搞族裔化;第二與中國歷史事實不符,所有近代的史學大師早已提出中國是多元一體的格局。」最重要是,不分族裔、宗教、語言的多元文化社群主義才是香港公民身分認同的基礎。其中一位絕食學生凱撒,就是混血兒。
    曾榮光分析,這種大一統身分認同的推進是超然可見的。早前中聯辦宣傳文體部部長郝鐵川多次批評港大的身分認同調查,負責學者鍾庭耀更被不少左派文章大肆抨擊;而北大孔慶東教授針對港人普通話說得不純正的辱罵,也反映了一種以語言為本的大一統身分認同取態,「大一統的心態是很一致的標準,同種、同民、同語言,最可怕的是相同的政治看法, 雖然我們未走到這步,但這種大一統身分認同是可見的。」
    與其被統,不如同舟共濟
    大一統之勢如水銀瀉地,激起的反彈亦成野火燎原,差異的身分認同政治取態競相而起。曾榮光指出,這種差異身分認同,反映自反國民教育人士,及近年的蝗蟲禍港、城邦自治論,同是確立香港人身分,與中國人劃清界線,「你要一統,我便突顯差異,我不屬於你那類」;有輿論更提出「反國民教育就是去中國化」的觀點,與台獨分子的「去中國化」激進政治取態相提並論。
    「如果我們真的要有香港人的國民身分認同,應該建立怎樣的基礎? 最簡單是要將同根同心改為同舟共濟。大家同坐一條船,就應該互相幫忙。船上的人來自不同種族、宗教,我認許大家有不同差異,但最重要是既然在同一條船上,我們應該做好它。這種身分認同才是中國國民身分應有的,這不是差異政治取態,是認許身分取態。我們認許分別,不會把自己一套強加到別人之上,要大一統。」150年來,香港不是這樣走來的嗎?「何以我們不說這個身分認同了?這個不是最適合我們嗎?特首說香港是國際化大都會;歷史如是,中國政治也是。」
    一國兩制要學得清清楚楚
    小學生學加減乘除,一定要弄清概念,否則面對複雜的文字體如何運算?理解一國兩制,也要抽絲剝繭地學,這絕非吹毛求疵,「這個概念差不多所有學生都要識,因為我們身處一個最特別的歷史時空裏,香港人不能不弄清楚一國兩制。「一國」究竟是一個民族還是一個國家?如果要培養國民身分認同,要認同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一個國家,還是認同中華民族呢?」
    曾榮光續指,在一國兩制下,香港有兩個權力核心,一個在北京,一個在香港。基本法列明分權制度,中史負責對外事務,特區專治內政,「國家這個概念作為一個統一的權力機器,一定要認識,還要告訴學生這個機器分成兩個,一定要弄清楚。」然而,任何權力核心要有效行使權力,最重要是團結人民,令民心歸屬,「說到這時,概念就轉換了,說的是中華民族。兩個概念很刁鑽,本質上不同,但又互相扣連。」國家與民族概念偏差模糊,將來香港學生學到國民身分認同,又怎會不混淆不清?
    激情為何物?
    面對《指引》中教學模式的字字含「情」,曾榮光切實問,「情為何物?」指引所標榜的「情」,說穿了就是激情。早在洗腦團風行之前,2006年一個由教統局及賽馬會合辦的圓明園學習團,便把學生領到圓明園舉手宣誓,「目睹頹坦敗瓦,心中感慨良多。從今天起,矢志學習,貢獻祖國,保衛領土。」不少人會問,國仇家恨式的愛國情懷,又有何大害?曾榮光強調,「道德是一種理性,而非激情。中國儒家的傳統講求生命的奮進,但奮進背後有一個道德理性作為基礎。在西方,道德發展論從來都是講求道德理性思考,透過具體的教案和道德兩難,要人做決定做價值判斷。任何價值判斷理應是衝量不同價值,而非訴之激情。」 由激情引發的,不是愛國而是害國,近日在深圳和廣州發生的反日亂象,激情之害溢於言表。
    「站在道德教育、公民教育的取向而言,從來沒人強調通過激情的手段或教學模式,教導德育與國民身分或公民決策。而事實上,以中國國情來說,這種國仇家恨的激情教學模式,對中華民族的發展是有害無益的。」暫不說保釣反日事件, 2009年7月5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發生大規模民族衝突,漢人和維吾爾人互相斬殺,死傷過千,「如果我們真的同屬中華民族,這些事何以發生?中華民族政治教育推行了幾十年, 為什麼落得如此的政治結果?為何不是人民互相團結,而是光天化日之下大家拔刀互斬?」這些衝突,不禁令人想起巴爾幹半島由族裔、宗教民族主義所引發的種族清洗,「這種族裔化的激情教育,是非常可怕的 。」
    為孩子的思想堅持
    政府拋出三年推展期假寬鬆,又大玩小修小改文字遊戲,在原文加了價值判斷和富爭議性議題等字眼,以圖讓反對者收口,曾榮光一語道破:「這個是一個陷阱。在整個道德發展民主教育裏,小學不能教爭議性的教育。心理學家指出,小朋友認知和判斷的發展能力分為許多階段,初小時根本不能很仔細地處理一些相對性模棱兩可的觀念。」初小孩子如白紙純淨,偏向跟隨規則,「防禦力」低;然而部分小學校長卻決定在9月推行德國科,曾榮光表示憂慮,「當一個課程到現在還是甩甩漏漏,在概念和教學方法都多多錯誤,尤其在小學,就更要小心。人人以為小學容易教,但小學是更危險的,因為學生的認知和推理能力還未發展到那個階段,更容易接受了那一套。」即是說,初小學童更大機會被洗腦。
    遺憾的是,大一統的國民教育勢將南下,即使能逃過正面吹襲,也難免被無聲滲透,家庭和教育界急需研製解毒教材抗衡,「第一,基礎要改;第二,概念要正確,第三,教學方法要擺事實、說道理,是理性探究而非激情。」此外,曾榮光特別提醒,要照顧學生的認知能力,小心處理爭議性議題的教學時序,「還有教育背後的政治取態,尤其是香港,什麼時候都是同舟共濟的身分認同呀!」他笑說,一生中研究過無數政策,這次令他最感安慰,「我開始看到香港的家長是有希望的。過往的家長沒有希望,只想兒子入名校、不斷補習催谷,虎爸虎媽就是這樣。但這次家長回到孩子的福祉,關心的是他們的腦袋怎樣思考,而不是能不能入讀哈佛、考5A、拿幾多張文憑,這些表面的成績,而是真真正正關懷自己的孩子。」 729反國民教育遊行,他也有參與;他寄望熱切投身的家長們能一直堅持。
    為了下一代,不能妥協
    曾榮光本是社會學出身,投身教育政策研究三十多年。自回歸以來,教改翻天,他一直堅守教育工作者的理念原則,力陳政策弊害;「責無旁貸」,喊了一次又一次;把吳鈎看盡,欄杆拍遍,有否慨嘆「無人會,登臨意」?「少少啦!每個做政策研究的人,都有自身的取態。作為知識分子,應該有什麼取態?中國傳統讀書人、仕大夫,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或者似辛棄疾,不被重用便氣得拍枱,我似陶潛,退隱山林就可以。但我又不會完全退隱,我會做自己的分內事」,揮筆鳴聲,不可不弘毅,「我不敢說我一定對,但要做自己的分內事。教育,有一種事是不能妥協的,就是下一代的福祉。」
    他笑說,老人家經常話一蟹不如一蟹,自己卻有相反看法,「做教育界的,希望一定在將來。如果你不信,為何要教書?教育就是教導下一代,下一代一定會青出於藍的,因此他們的福祉最重要,這個是所有教育工作者應有的取態。」
    問這位教育工作者,他又是在哪種教育環境下培育成長?他咧嘴而笑,「我們做教育的,最怕規劃。我成長的年代,是充滿意外的,每個意外都是驚喜。最重要是掌握面前的每個機會、每件事, 因為你不知道未來。每個人背後都有一個drive(動力),一定要守着自己的drive。」
    只要守着心中的力量,希望猶在。
    文/ 阿離    圖/ 陳淑安 插畫/ 吳浚匡 編輯 蔡曉彤 
     
     
     
    今天的我,真的為國民教育硬推而憤怒了,為此而「開齋」在臉書貼有comment的相。
    不再怕被轉載,每個香港人都有權利及義務,為社會上有問題 / 不公義的事發聲,以及用自己的方法參與修正。 
     
     

August 21, 2012

  • 轉載:蠟炬成灰,所以要有

     
    自從當年在大學有幸讀了一科Boardening Course: Law, Government & Society, 明白了「規則/規條」對社會的重要性,多了留意「條文」類的東西,以及法律相關的事。
     
    知道吳靄儀不再競逐下屆立法會,感到有點失落。她是唯一一個令我發現,在現有不健全的議會制度內,在功能組別一樣可以「幹實事」,為香港的願景而戰。看到她的專訪,轉貼這裡,提醒自己,不論身處任何環境,都要繼續(學習)為香港發熱發亮。
    原文連結: 

    <蠟炬成灰,所以要有新蠟 ── 專訪吳靄儀
     
     95開始做立法會法律界議員,吳靄儀足足在議會待了17年。到她宣佈不再參選,近來與她有關新聞,就多是關於郭榮鏗是否能夠接她棒選得上。但一個花半生認真待在立法會的議員,應該有更多話要說,不應埋沒,所以記者請她來談一個很悶但重要的題目:議會。
    吳靄儀任內最後一份工作報告,叫做《Final Submissions》。揭到後半有長達10頁的time line,由95年讀起,件件大鑊:回歸、釋法、董建華提早下台、政改、23條立法。
    她的回應緊隨其後,是另外8頁她在立法會的工作。17年間,她加入過155個法案委員會(Bills Committees),其中有50次做主席;另外再加入過66個附屬法例委員會。最最最粗疏計平均,一年要做近10條法案。
    「我要攬住個議會」
    Youtube上流傳片段,詹培忠在大會上當眾人之臉豪言壯語,對吳靄儀嘲弄一番,頗為侮辱。嬲唔嬲?
    她想了一下笑,「我85年開始論政,文匯報日日攻擊我,咁你讀著讀著當然不會心情愉快」,「不過你攻擊我吳靄儀有幾閑?」語氣一轉,說話很少大動作的她張開雙手,「但係我要攬住個議會」,好肉緊,「你攻擊個議會,我就同你死過」。
    舉個例,5月時份,社民連及人民力量議員在立法會發動拉布戰。連日下來,人人眼訓。漫漫長夜通宵開會,主席曾鈺成在半夜突施「剪布」,下令終止辯論。事發凌晨4點,64歲的吳靄儀金晴火眼,是泛民第一人,即時衝入議事廳與曾鈺成理論。
    議會運作沉悶,文件冗長,立法過程緩慢,她幾十年來,日日提高警覺,半點不鬆懈。 她說她從政,有個終極目標,「是要nurture一個民選立法機關,有議會文化」。香港的議會文化,在普羅市民眼中如非掟蕉,就是官員站到直、睜大眼說謊或者撒賴。但她要建立的文化,沒這麼visible、戲劇性。她夢想立法會的行政管理委員會、秘書處規模、《議事規則》、《權力及特權法》等,可做到與外國先進議會不惶多讓。
    她視程序為「立法會的backbone」,自認咬得很緊。「這是為什麼我第一個衝入去,叫曾鈺成再諗過。你中唔中意都好,都要保障議員發言權」。「立法會要有規有矩。好像李國能,他的任務就是要令香港的終審庭,拍得住世界上其他法院的水平,這就是我來議會的目標」。
    但是議會還有用嗎?
    議會功能自回歸後一直萎縮。目前只有政府可以提條例草案、議會由建制派佔大多數、正副主席都由建制把持、來屆可能連1/3否 決權都不保,議會是否已經無用了?「一個議員的權力很細,但立法會整體其實有很大權。」所以她尤其痛恨議員沒有好好珍惜制衡政府的權力。內會主席,次次代表議會去和政府(政務司司長)開完會,回來都說「無野報告」。說起來她幾乎拍枱拍櫈,「點會無野報告?無野報告,即是你和政府無關係,監察不到政府」,議員「唔做野」、自我削權,「議會在那刻就已開始崩潰,不是掟蕉掟出來的」。
    永遠做少數,如何力挽狂瀾?「下屆要用新的方式,一定要更策略性,令議會真正可以發揮制衡作用」。即是拉布嗎,倒還真可以拖死幾個決議案。「但拉布不是好策略,今年能拉,只是時機剛好。」她沒有具體說出可以如何,正如幾位拉布議員,只能見機行事,兵來將擋。
    「我的缺點是好易發嬲」
    議會不義,無數膠事。例如總是否決平反六四議案,甚至連「立法會支持捍衛新聞自由」這種議案,歷年來也否決不少。17年來的議會現實,不時與吳靄儀的核心價值作對。漫長、細緻的堅持當中,她處理憤怒與激情之道,對社運可有啟發?她對價值跡近固執,究竟如何待了下去,年復年在議會,挺住一口真氣不吐血?不問由自可,一問。「哇,好辛苦呀」,「好沮喪呀」,「好艱難!」,她接連說。「連長毛都叫我,唔好咁易發嬲」。
    「但是你知道自己有個使命。不能以自己的情緒左右自己的行動。」從政好壓抑,「我們無權沮喪、無權絕望」。「你要記住你來議會係為乜。」
    「不要和共產黨鬥落區」
    於是只好多D來、密D手。她不但在議會內爬梳文件,更在議會外發起45條關注組。後來慢慢發展成公民黨,是她心血之一。她認為組黨是走向群眾重要一步。
    但是公民黨總令人感覺藍血、離地? 去年區選成績不算理想,常被批評「總是太遲落區、地區工作不夠、無樁腳…」,她另有見解,「老實說我覺得那種樁腳,公民黨無得爭。有個老左和我說,你唔好同共產黨爭落區,人家資源多你千萬倍,你不可能贏。」
    所以要倒過來,打核心理念牌,因那正是建制派的禁區。她說反高鐵事件給她很大希望,還有近來的學民思潮,香港的新一代。「這些人不是蛇齋餅糭收買到的,他們真視香港為家,是根」,是她要爭取的一群人。話說回來,「所以政府先要搞國民教育呀!」洗腦的另一面,就是要令新一代都成為建制的票倉,「等你到時就算有直選,都會自願投民建聯」。
    新政府 新任務
    梁振英政府上場,分別大嗎?吳靄儀認為梁有任務在身,「他要示範政治壓倒一切,要讓你香港市民,看到真正的由誰人話事。現在中聯辦要顯示實力了」。
    5司14局政府架構重組一役,連經歷過殖民前後幾屆政府的她也驚訝,「從未見過政府咁樣推野,就算是23條都無咁做過」。當年只得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死推,其實不影響政府運作;今次是冒險,令整個政府過去幾年為立法所做的努力,可能毀於一旦。「我和某高級公務員講,你地點做野架?點解好些法例去到開花結果的階段:一手樓、公司法,你會冒著最後可能過不到的險,都要推?」
    對方的答案,說「公務員苦勸無效,這是政治決定」。
    吳靄儀指,梁振英亦早有心向專業界別埋手,「他頭10年是打專業牌起家」,但那批專業人士,是那種開口埋口「依仗國家發展、北上尋找商機」的專業人士,「慢慢來取代較獨立、堅守核心價值的一批人」。
    「民主派以為可以在議會解決,其實唔得」
    真正退下來,她認為,未來的路向一定要組織群眾。「04至08年,民主派以為事情可以在議會內解決,但其實不」,「公民黨的問題,就是有時太過流於發言、有意見,但行動不夠」。一定要行動:反對國民教育,「政府就是睇死你不會罷課」。議會外組織民眾,點搞法,她沒仔細講,但在工作報告中,盡量挑了參與遊行時身水身汗的照片,略作啟示。會不會去參與直選?「不,太辛苦,我太老了」。
    小結
    這樣的議會,任誰也會累。訪問中吳靄儀說了一句,「蠟炬成灰」,燒到最後,好悲。但接下去隨即說,「所以要有新蠟」。Margaret這名字,在波斯語裡頭,解作光明之女。
    *吳靄儀小檔案*
    - 分別自港大和波士頓大學取得哲學學位
    - 早年曾任職大學行政及美資銀行企業傳訊部門
    - 80 年代初,詹德隆提議她念法律,她報讀劍橋大學法學士。念到一半回港小休,開始在英文報章寫專欄發表政見,後加入《明報》為副總編輯,並升為督印人
    - 88年成為執業大律師,並離開《明報》
    - 95年成為立法會議員
    - 03年成立45條關注組,06年成立公民黨
    - 2012年宣佈不再出選立法會,正式退下議會工作
     
     
     
     
     
     
    (我相信,若果香港裡每一個人,都願意真心為香港好,就請努力想想自己能為香港做甚麼,而不單是聽候別人「指揮」,又要說這個不好那個不好。只有「全民參與」,香港才有希望,因為香港,是由香港人組成的。) 
     

August 20, 2012

  • 轉載:性

     

    (作為一個生物科老師, 一直相信「性教育」不限於「生理知識」。在兩性相處的認知, 價值討論外, 這「性教育的世界」遠比想像中大許多。) 
    原文連結:http://news.mingpao.com/20120819/uaa1.htm (星期日明報) 
     [性]  
     【明報專訊】「我覺得我在香港代表了一種聲音。」 
     何式凝的名字和性解放之間,素來是個等號。

    作為女子,在人前表達慾望,無畏地談情說性,要承受許多污名和批判。

    別人說她離經叛道,或顛覆開放,對她投以異樣眼光,她處之泰然。

    她說,自己一向提倡的,是對人的慾望的包容和接納,「我說性,底蘊其實是寬容。」

    一個人的政治

    早前,她到上海參加學術會議,一位教授本是主持,在google搜查了何式凝的資料後,卻拒絕當主持,「她對我說,我這些人拍不到好東西,一定是拍些Queer(酷兒)片!」怎料何式凝拍的是套師奶紀錄片,那教授卻一看鍾情。何式凝彷彿是性的標誌,同時也難免沾染性的「原罪」,身受由性而起的責難、誤解或想像,「但我代表了香港沒有的一種聲音,這是我的生命在香港的貢獻」。她的感情生活總是訪問的必問問題,一腳幾船、現在進行的有幾個,她都如實表明,不掩飾,只因堅信個人即是政治;在性和關係這些層面,她總能比別人坦蕩。

    直女寫男同志 源於一個男人

    能夠正面全裸,因為有座學術靠山;她笑說,學術是她的護翼。何式凝研究男同性戀議題起家,明明是直女,卻專研男同志,源於一個男人。

    那晚,演唱會場館人人情緒奔騰,她走到後台找他,他剛在台上面向群眾大喊「我是基佬」,「他還問我,自己有沒有失禮人」。  

    黃耀明與她,識於微時,「明哥88年向我come out(表明性傾向),引發我去探討同志議題」。廿多年前,還沒有「同志」這回事——同志論述還蟄伏地下,社會上對同性戀置若罔聞。她的碩士和博士論文皆以男同志為題,是香港同志研究的先鋒之一。新出版的Sex and Desire in Hong Kong結集了十五年的文章,也是她和明哥及同志研究之間的歷史紀錄。除了明哥,也是因為她的男同志舊情人,令她決意深耕同志研究,「如果沒有個人經歷,為何會選擇這個研究的範圍?為何選擇結構主義或後結構主義?personal is political(個人即政治)」。即便是理論的選取,也跟個人經歷有關。對她而言,研究解答了自己的人生難題。

    直女寫男同志,招來的攻擊當然不少,何式凝覺得是好事,「當人挑戰你時,你才會把自己的想法解說清楚,在為自己辯護的過程中想清楚自己所做的」。學術世界裏,吹毛求疵是常態,批評是正常回應,不單要費力地寫,還要動用心力去接受批評,「生氣就回去再做,到一天你可以回答他的問題,就是你的功力」。她形容,這個過程令人不得不謙虛,要不斷修正自己的想法。學術的權力來自地位,地位的高台,基石是一篇篇含辛茹苦地寫的文章,一首首最「基本的歌」。這片讓她談情說性的護翼,滲的,是血與汗。

    訴說慾望 要有一套

    學術為人們提供談論性事的權力,但也限制人們對性的抒發和理解。性要被醫療化、道德化後,人們才能安心地公開說性,以一種權威制定的,性的語言,「為什麼一定要用科學的語言才可以談性?」而我們有沒有一套抒述自身對性、身體、慾望經驗的專屬語言?「其實大家日日都在說,用自己的方式去說,只是並非人人喜歡聽。」也不是人人都能聽懂,隱匿在言語之後的激情洶湧,何式凝發現,學術上表述情慾、性、身體的語言,普通人都不會使用,「師奶不會用情慾的語言,但你會看到那種情慾的質感在裏面,雖然你不覺得她在說,但其實她已經說了。」

    她近年研究師奶,發現不少師奶會去繡花、養寵物、湊仔、寫過期少女日記,有各式生活藝術,「她們所作的自我抒寫、表達和創作,都是一種情慾的表達」。然而插花畫畫,跟情慾何關?「她們會想,這些只是自己對生命的熱情,怎會是情慾的追尋?其實對我而言,兩者是同一種力量,同樣的erotic energy(情慾力量)。」這種情慾力量可施以在不同對象之上,以不同形式抒發實踐,一些人以性,一些以藝術,一些以音樂,五花八門,「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溫柔,有自己的熱情,有自己欲求的東西,有自己的方向和表達方法」。慾望的表達,從不是窄路一條。

    然而表達慾望,要冒層層監控,要看場合看環境看對象。不論男女,顯露慾望時都被各種道德教條箍頸縛身,輕則被嘲猥瑣鹹濕,重則,看看肌肉美男也被烙個通番賣國的罪名。在一個被認為不合適的場合表達慾望,容易被污名化,「問題是什麼才是一個合適的場合?很多都不是合適的,除了是學術圈子或是私人密談,但是不是一定要這樣?」香港談性的平台,少得可憐。何式凝以往在電台做節目,發現人們都喜歡來電訴說自身經歷,特別是關係與情慾,這些與生活密不可分的主題。而她最大的熱情,就是分享故事;人的故事,就是最豐厚實在的文化資源。在賞聽別人的生命時,自己也會受到啟迪,「以前沒見過女人如此,現在看到了,你自己可以嘗試」。她以往用文字抒寫,深感言語有限,因而開始拍紀錄片,那齣令教授一見傾心的,就是《香港廿二春:師奶列傳》。

    性,可以是什麼?

    張愛玲有寫:「通往女人靈魂的通道是陰道」,然而,性對靈魂的觸動與穿透,實在無分男女,「如果要了解一個人,性是很重要的。如果你知道那人對性的看法,他對性關係的處理,你會了解他很多。很多人在生活中不願意表達自己的慾望,但當他表達出來,你會看見他人性的一面。」日常生活中,人受制於重重規訓,行事表現大多符合主流期許,然而在這種面朝社會的面目背後,人的體內還有千萬種形態,這些姿態,可以性來探索,「這個人敢不敢衝破社會的界限,他有多忠於自己的看法,忠於自己的慾望,願意為自己所愛的走多遠。他會用哪些方法?願意付出什麼代價?人是有慾望的,慾望能夠告訴你一個人的期望,他可以接受的東西,他的心之所在。一個人的人性,是因為他有慾望。」

    不少人厭惡談性,覺得污穢:SM(愉虐戀)、雜交,固然極端可怕淫褻;婚前性行為、手淫等也是傷風敗德的惡行。社會不少道德猛將和機構爭告訴我們性是什麼,形塑人們對性的觀感,指手劃腳愈多,愈阻礙個人對性的想像和感受。沒人能定義性是什麼,問題是性可以是什麼,個人如何以性作為一種自我的超越,或溝通的方式,情感的流瀉,「有時表達的是憤怒、寂寞、甚至醜陋。不理會世界的看法,純粹發泄,也是對對方的寬容和接受。」書中提到一位有一夜情習慣的男士,他說,在對方身上,他能夠感受到屬於陌生者的美麗。「在性裏,我不需要恰當、端莊,你容許一些沒有讓人看見的東西展露人前。對方不覺得你醜陋,你可以是瘋癲的、或如小孩似的,人能被包容,接受和疼惜。」她說。

    師奶也有遺憾

    何式凝被指反對婚姻和家庭,然而她說,女人結婚生仔也很好,只是希望「有得搞便搞得另類一點,對社會有點貢獻」。她反對的是人人都走一條既定而僵化的,由婚姻和家庭構建的窄路,愈走愈封閉;隨婚姻和家庭而來的義務和期望,令不少女人生命的光芒與活力褪色。

    「你不是應該去重新定義這些期望的嗎?期望是來自家庭、社會、宗教,全都是社會給我們的」,然而不是太多人願意質疑這些期望,因為不去挑戰,過得比較容易,「如果我要挑戰社會的期望,做個不一樣的媽媽,或挑戰我老公的期望,當然是很難的」。家庭和婚姻限制了很多人追求理想的力氣和自由,把個人的身分簡化得只有幾個,最主要當然是家庭的角色,「我訪問師奶很多年了,差不多每個師奶也有遺憾,她會叫我的研究助理要拍多幾次拖,她們當初沒做到,就是為了家庭」。

    然而單身的她就沒有遺憾?「每個人也為自己的生命選擇付出代價。如果結婚,是不是就不用付出代價?不用孤獨終老?結婚的代價也很沉重,單身也是。」何式凝坦言,不結婚沒問題,然而沒生孩子的確很遺憾。她看侄女兩歲大兒子的相片,疼到心坎裏,「他是我的王子!」不少女士產子後,都胸懷壯闊地歎句,「生了孩子才是完整的女人!」,何式凝笑說,「我也可以說『出了書才是完整的女人!』沒一個人是完整的,不會有完美,大家只是在自己的環境中走自己的路」。

    多元關係 溝通互信

    「很多人不是很自由的,也不是很自由的愛人。」何式凝嘆道。一對一的異性戀愛情被視為是最理想的關係模式,然而現實中這個美好模式下的癡男怨女,不一定快樂。世上還有不同的關係模式讓人探索,例如開放式關係或多元關係,兩種關係不等於濫交縱情,也要建基於對伴侶的信任、坦誠,彼此的協調溝通。兩者亦有分別,開放式關係是容許伴侶有其他包含了性關係的親密關係,接受第三者的介入;而多元關係的「多元」,是性質問題,何式凝說,「如果看得闊一點,所有關係都是多元的」,多元關係不一定是男女之情,不能用實質的名詞去分類和界定,在多元關係裏,性是可有可無的;沒有性,也有很多情感上的表達,「我珍惜的是兩個人之間的溝通,那種親密感覺,對對方的了解,這是一種很pure(純粹)的東西,可能有性,可能沒有;沒有利益,很純粹的關係,這是很值得尊重和珍惜的。」

    無論是多元關係還是開放式關係,都不是社會主流所認可加持的,也沒有婚姻與家庭由制度和社會規範賦予的穩定性,孑然一身的自由人,會否害怕孤獨終老?「孤獨是作為人的一種恐懼。」她坦言,她也怕,但結了婚也不一定不會孤獨。多年來,她因電台節目、做研究而結識到一群好友,彼此沒有親屬關係,只基於一種基本信任,一片真心,在路上互相安慰承擔,「我比人更幸運,令我覺得我不會孤獨終老。」早前她在日本跌傷,明明是異鄉人卻受到不少日本人幫忙;日前到醫院探朋友,看到素不相識的院友也會互相慰問,「這個世界有很多天使,無論我在哪,我知道一定有人幫我,跟我傾談,因為我也是這樣跟人建立關係的。重要的不是我有沒有老公、有沒有仔女,最重要是我有沒有能力和身邊的人建立關係 ,不管他是誰。」

    文 阿離

    圖 郭慶輝  

    編輯 蔡曉彤 
     
     

August 8, 2012

  • 「成功爭取」政府擱置興建

     

    政府新聞公報:尖沙咀露天廣場計劃
    http://www.info.gov.hk/gia/general/201208/08/P201208080384.htm
     
    從來沒想過, 去年(2011年)10月尾,因著一位居港20年的外藉人士呼籲及解說,在尖沙咀碼頭簽了一個名(反對興建尖沙咀露天廣場計劃),幾個月後,竟然收到運輸署的電郵回覆。
    因為看不過眼政府規劃發展的慣性「高大空」理由,以及嘗試以一堆不成理由的理由來說服我接受/認同這次不知所謂的工程,在我工作得一遍忙亂的日子,寫了人生第一次回應政府文件的意見書(按政府回應文件逐個point反駁,共2版A4),連同回條,趕及在咨詢期最後一天Fax回去 (還要害我落街 fax, 花了$6!!! – 因為怕電郵人家會「來不及開」而不計數!) 。
    更想不到,是路政署再有回覆!雖然有就我在意見書上的論點作「針對性回應」,但內容其實與第一次的回覆大致相同,即是我再回應也只是雞同鴨講,而我也沒有新的論點要補充了。回覆最後還是送上回條一張,希望閣下(我)可以考慮改為支持政府的方案,還好有註明不回覆仍是視我之前提的為反對意見,就懶得花$1.4寄回條(而不作任何補充)回去了 — 今回他們不收電郵呢 . /. 
    那段日子,將自己整個「被咨詢」過程,以及明知自己的回應意見,以至做法,未必最理想/完善,仍是將之作為教材,在代課時的通識堂與學生分享。只因真心相信,當通識科要求學生明白自己有何途徑作「社會與政冶參與」時,有個實例,比起一堆空談容易很多。
    同學們當然有問,我的回覆政府哪會理,政府不是只做「假咨詢」的嗎?那管其實完全沒信心,政府最終會收回這「發展規劃」,仍告訴同學:「你不發聲,政府便「自動當你贊成」;你反對,即使政府可以說「反對只佔少數」而漠視,仍是有人表態反對,政府便不能完全 騎劫民意。再者,若果你真的愛這個地方,你不會想這個地方變差;即使現實一點說,而是考慮到那項發展會對你的生活有實質影響,發聲,最少做了你可以做的事,不用完全坐以待斃。」
     
    今天看到政府決定「讓步」不搬巴士總站和起八千呎「羅馬廣場」地標,主因是「技術考慮」。雖然覺得很可笑 — 這種「內部原因」不是應該解決了再作公開咨詢嗎?還是不想直接承認規劃失誤得不到支持,才以個「技術原因」令自己容易一點下台,但最少,還是讓步了。
    近十年尖沙咀的發展以成了遊客為本,令尖沙咀的居民的生活越來越不方便。現在尖沙咀碼頭巴士總站不用搬,天星小輪不用那麼快被「淘汰」,市民可以繼續享用擠逼但方便至極的交通樞紐,城市建設總算回歸「市民為本」,而非為「吸引遊客」來傷害民生。這些就是當日回應政府咨詢民件的論點。今回因著<尖碼之聲>這民間團體的堅持與動員,算是令市民(竟然)爭贏了一場小勝利,只可証明,與政府「搞對抗」,要是不是十萬人上一次街,而是十萬人「持之以恆」去「回應」,才有望成功。 
     
     香港還陸續有多場仗要打。身為香港的一分子,多點參與一起「成功爭取」,才能突顯香港人的公民素質。
     

July 16, 2012

  • 轉載:舉牌「我要有權選特

    應該是蘋果2012年7月15日的報道: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20715/16515198 
    不過我的「原文來源」是臉書:http://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347790291963261&set=a.258225370919754.62240.258224170919874&type=1&ref=nf 
    (所以多了一句) 
    到底有幾多教師為左升職加薪而去抹掉自己良心呢?我希望為數不多…
    =====================
    舉牌「我要有權選特首」後 升職無望
    吳美蘭轉校教少數族裔
    敢於表達政見的「良心教師」吳美蘭,新學年將會離開任教了10個年頭的庇利羅士女子中學,轉往教授少數族裔學生。她表示,眼見年資較自己淺6、7年的老師,也相繼「爬頭」升職,不排除因言行成為在官校往上攀的障礙。不過,她期待向不同學生學習,「做返自己做嘅嘢」。
    兩年前,時任政務司司長唐英年到訪庇利羅士女子中學推銷政改方案,通識科老師吳美蘭當時在學校禮堂高舉「我要有權選特首」,獲得全場700名師生報以熱烈掌聲。吳在庇利羅士女子中學轉眼已任教10年。今個暑假,她處理好文憑試放榜工作,協助學生升學、輔導後,便會功成身退,轉到位於大角咀的官立嘉道理爵士中學(西九龍),任教少數族裔學生英文科。 
    自言想轉換工作環境
    據知,庇利羅士校長早前已向全校宣佈吳美蘭離職消息。吳昨天對本報表示,轉校是自己意向,原因想轉換工作環境,與學校和政治因素無關。「學生係我嘅老師,去唔同崗位有唔同經驗,又可以向唔同學生學習」。她表示,轉校後希望扶助一班學習動機較弱的學生。
    吳任教通識科時,常以社會關注焦點如李旺陽事件等新聞作題材,助學生多元思考。不過,轉校後,她不會再任教通識。她說:「唔緊要,學生背景唔同,可以從其他層面協助佢哋。」
    教育局否決升職建議
    吳老師因敢言獲得「良心教師」的讚譽,然而校內評核成績一向不俗的她,即使過去一、兩年學校有升職建議,但最終也過不到教育局一關,「就算大家分數一樣,資歷淺6、7年嘅老師都升晒」。不過她表示滿意現狀,無意爭取,「做返自己做嘅嘢」。
    官校老師可以申請調遷,庇利羅士女子中學數名合約老師,新學年都會轉校。吳老師即將任教的官立嘉道理爵士中學,逾半是非華語學童,本港印度裔藝人喬寶寶也是該校舊生。該校以英語為主要教學語言,去年官校減班,嘉道理爵士中學因為以非華語學童為主,避過減班一劫。 
     
     
     
     之前見教育局請人,都有去申請過,面過試。只知道自己與政府的思維真的有點距離,所以最終他們沒請我,是正常。
      
    教育,與其說是「洗腦」,「灌輸知識/價值」,以「虎媽」模式運作,不如說是培養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讓他們在這資訊泛濫的年代,有能力走出自己的路,學曉為自己的生命與每一個決定負責,來得更有意思。 
     
     

July 6, 2012

  • 轉載:放牛班的考卷

      

    臉書上友人分享轉載的文章:〈放牛班的考卷〉
    作者:李家同
    如果我們將一個程度已經落後的孩子和一些程度很高的孩子放在一起念書,他會快樂嗎?如果將一個不夠聰明的孩子和一些聰明的孩子弄在一起,他會快樂嗎?……

    我有一個習慣,在沒有事可做的日子,會開車到鄉下去,漫無目的地亂逛,原則是越荒涼的地方,越是我想去的。在台灣鄉間開車,過一陣子就會路過一所小學或是國中,周末,這種學校雖然大門不一定能讓你開車進去,但是將車子停下來,再走進去是一定可以的。周末的校園永遠安靜得很,但總有些小孩子在裡面玩耍,有的打球,有的蹲在地上找毛毛蟲。

    我們鄉間的學校有兩個特色:第一,校園永遠是很乾淨的,小孩子在周五放學以前,一定會將整個校園打掃得很乾淨才離開吧。第二,校園裡永遠有大樹成蔭,而且也有不少的花草樹木,我一直知道小學和國中的經費並不充裕,但是每一所學校的盆栽和花草都是有模有樣的。

    兩個星期以前,我又亂逛了,這所國中實在不大,少子化使很多國中的人數越來越少,我是被它進門的一大排黑板樹吸引住的。黑板樹的特點是非常高,它們不像榕樹那樣往橫處發展,有時可能影響到房屋的基礎。由於它們長得特別高,我一下子就被這一大排樹吸引住了。進去以後,發現這排黑板樹下面有一個石牌,牌子上的詞句非常特別:「王老師,謝謝你,我們的考卷都還留著。民國XX年放牛班全體同學。」

    我對這個牌子上的詞句十分好奇,離開以前,將校名和地址都記了下來,回家以後也立刻查出了校長的名字。我寄了一封信給他,問他那個石牌上的話是什麼意思,我表示我願意再去他們學校一次。反正我已退休,成天待在家裡也悶得發慌。

    校長立刻打電話給我,於是,上個周末,我又去了這所國中。校長應該算是中年人,我是在周六下午去的,學校裡有一些小孩子在玩耍,就他一個老師,從他的校長室就可以看到那一大排黑板樹。

    我第一個問題是「放牛班」,社會上對這個名詞的看法是被放棄的一群孩子,現在,教育部已經不准有放牛班了,過去這所學校一定也有過放牛班,但是為什麼放牛班的孩子如此感謝王老師呢?

    校長說,在過去,這裡還算熱鬧,這所國中的人數也很多,有些孩子程度很好,有些很差,放牛班也就應運而生,幾乎沒有老師肯教放牛班,因為這些孩子無論上什麼課,都沒有興趣,不是胡鬧,就是睡覺。學校從來不在意放牛班學生的程度,反正他們都不能升入好的高中,學校只要盯緊幾位功課好的同學,給他們各種惡補,使他們能夠應付高中入學考試。如果真有人考上了某一個明星高中,學校門口就會有大紅布條高高掛,寫上學生的姓名和他被錄取的高中。

    當時,學校裡有一位王老師,別人都不肯教放牛班,他卻偏偏搶著教,而他也的確教得很好。最難得的是他樂在其中,有人說,「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不亦樂乎」,他的看法顯然是「得天下落後孩子而教之,不亦樂乎」。

    放牛班的人數永遠不多,因為很多家長一聽到自己的孩子被分發到放牛班,就會來抗議,學校也會接受抗議,將那個孩子分到好班去上課。在放牛班裡剩下的孩子,往往家境不太好,家長對孩子的上學也不太關心,何謂放牛班?他們多半搞不清楚,根本不會來抗議。

    既然人數不多,王老師就可以採用「因材施教」的方法,每一個新班開始,王老師會給同學一個測驗,這個測驗一下子就測出每一位孩子的程度。雖然是國一,其實很多小孩對分數的運算完全搞不清楚,雞兔同籠的問題就更不用談了。當年國小不教英文,所以英文的程度不用測驗,反正一概從ABC教起。

    王老師是一個很實在的老師,他不教難的題目,因此當時小學生要學的雞兔同籠問題,他一開始絕對不教,而留到學二元一次方程式時才教。他發現放牛班同學們通常不會分數的加減乘除,因此他會花好多時間去教會孩子們這門學問。等分數學好了,他會教孩子們正負數運算,再熟悉脫括弧,很多孩子碰到好幾層括弧就會搞混,因此打好基礎要花很多時間。王老師將這些都教會了以後,才開始教一元一次方程式,放牛班的學生學一元一次方程式,往往已經是國中一年級下學期了。

    王老師也會考試,但一概考得不難,只是淺嘗即止。他常常說,你們只要會最基本的就可以了。當時孩子們對此有點悶,他們認為他們也應該學些難的題目,但是王老師告訴他們不要花太多時間在難題上,而應該將基本的搞熟。如果基本的學不好,難的也不一定學得好,結果反而一切都考不好。如果基本的學好了,雖然不會難題,但總能拿到一些分數,王老師也一再告訴他們,將來長大成人,只要會基本功夫,就可以應付社會需要了。

    校長還講了很多王老師教書的祕訣,我當時沒有記筆記,現在有些忘掉了。我最好奇的是石牌上的一句話,「考卷都還留著」,我從小到大,不知道被考過了多少次,但從未想到要將考卷留著。

    校長從一個櫃子裡拿出一個檔案夾,裡面全是考卷,我看了一下,果真考卷上的話是非常特別的。舉一個例子,一張考卷上,王老師寫道,「XX同學,實在對不起你,看來,你仍不會最小公倍數,不要擔心,我會好好教會你的。」另一張考卷上,王老師寫道,「XX同學,恭喜你,你知道分數除法如何做了,但你忘了分數是可以約分的,一定要約分成為。」還有一張考卷上有這麼一段:「XX同學,實在抱歉,沒想到你對於負數的加減乘除仍弄不清楚,不要擔心,下課我會教你的,你必須多練習幾次,一定學得會的。」

    考卷的後面部分,顯示出這位孩子已經上了軌道,王老師不再道歉,但仍然不吝於勉勵:「XX同學,你做得真好,沒有問題了。」「XX同學,你等我下次出稍微難一點的題目給你做,當然我會先給你看難題的例題的。」

    我當時看了這些考卷,許久沒有說一句話。我只聽說學生被校方強迫寫「悔過書」,也老是聽到從前老師如何以打手心來促使孩子進步,從未聽過老師向同學說對不起的。「教不嚴,師之惰」是聽過的,但也沒有人認真地遵行這個教育原則,沒想到王老師真的認為孩子沒有學好,是他身為老師的問題。

    校長看到我默然無語,只好打破靜默,他主動告訴我這些考卷都是他自己的。他說他小時候數學奇差無比,他的父母都是農人,無法教他,他當然也進不了補習班,家教更不用說了。他一直以為他自己笨,幸虧被分到了王老師的放牛班,他才發現他數學不錯了。國中畢業以後,他一路順利地從師大畢業,志願回到母校來教書,我問他教什麼,他說他教的是數學。語畢,校長眼淚流了出來,有好幾分鐘說不出話來,我趕快問,「很多同學都留著考卷嗎?」校長說,的確如此。

    校長還告訴我一個故事,他念大學的時候,有一次在家裡作微積分的習題,書本是英文的,他的爸爸完全看不懂那些微積分符號,問他說,「兒子,你真的懂這些東西嗎?」他說他懂的。他爸爸覺得他好了不起。他回想起小時候,當時他連小學的數學題目都不會,現在居然可以作大學微積分的題目,他知道這都是王老師的功勞。如果不是他落入放牛班,又遇到了王老師,恐怕連普通的代數都不會。

    由於政府的三令五申,放牛班結束了,因材施教變成了混材施教,王老師的特權沒有了,他雖然想幫弱勢孩子的忙,但常遭到聰明孩子的家長的指責。校長也勸他多花時間在聰明孩子身上,因為社會只在乎一所國中有多少學生考上了明星學校,媒體不會報導這所國中的弱勢學生有多大進步。

    王老師很早就退休了,退休以後,他家每天晚上都高朋滿座。因為他志願給弱勢孩子補習,孩子們一開始的時候,都是被家長掐著頸子來的,可是他們很快就喜歡上王老師了。因為王老師的教材幾乎是為他們量身訂做的,真是合身,學生會一直感到自己在進步之中,當然樂不可支。何況王老師還不時給他們喝牛奶和吃餅乾。

    在我回家的路上,我想起了上一次教改的一句口號:「快樂學習」,忽然想通了,如果我們將一個程度已經落後的孩子和一些程度很高的孩子放在一起念書,他會快樂嗎?如果將一個不夠聰明的孩子和一些聰明的孩子弄在一起,他會快樂嗎?

    這所學校的放牛班學生為什麼如此懷念王老師?說穿了,道理很簡單,王老師使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很快樂,增加了他們的自信心,也建立了他們的自尊心。正如那位校長所講的,他當年何其幸運,被分到了放牛班。很多人痛恨放牛班,其實如果放牛班有王老師,學生才真是有福了。

    問題不在於有沒有放牛班,問題在於放牛班有沒有王老師。


     
    這是台灣的鄉村學校 
    香港呢?我相信香港就算有王老師,也有放牛班,但卻沒有讓王老師自主教學的學校與空間,整件事也不可能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