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ne 23, 2013

  • 「科學驗証」之實踐(II)

     

    是夜再來了兩個菠蘿,為驗証上回的疑問:每個菠蘿的「釘」數是否一樣,今次逐一去數。
     
    方法:以剪刀剪走菠蘿釘上的剩餘花托,來確保沒重覆數數。
    (因為開始了數才想起要拍照,所以沒有菠蘿們起初的樣子。總之被剪中的是「正常圓柱」版,左邊的是「高瘦」版,看得出它長一點嗎?)
    結果:「高瘦」版 160粒釘,「正常」版125粒釘。
    証明每個菠蘿的「釘」數並不一樣。
    (都合理啊!視乎有多少花受粉成果嘛!)
    今次切菠蘿均以向右下的方式(即13列)切釘 
    (被吃光後才想起沒拍照做紀錄 rz ) 
    觀察結果:
    「高瘦」版從底部開始有13列,但從頂部(即菠蘿葉那邊)開始只有9列,有部份列從底部轉到中間就「停」了。
    「正常圓柱」版則從底部及頂部開始數,都有13列。
    額外「觀察」- 質感及味道方面:
    「高瘦」版較硬,顏色較淺,以及甜味較輕,看來是一顆「年輕的」菠蘿,未完全成熟。
    「正常」版較軟身,顏免較深,甜味亦較濃,就是一個「正常」的菠蘿狀況了。
     
    延伸問題:
    究竟讓「高瘦」版菠蘿在樹上待久一點,會否令它變「胖」,上下兩變數釘都會一樣是13列?
     
    ===== 我是分隔線 ==== 
    後話:
    想不到「解剖菠蘿」會有延續篇!也許就是那份求知的慾望,駒使每次有東西「拿上手」都可以好好把玩一番。
    可惜學不到阿簡老師那樣精細的紀錄,這裡亦快將Xanga準備關閉而將會消失。(的確不看好他們能籌到足夠的費用) 願這一連三篇的「菠蘿」系列,
    成為小林老師的教學實習紀綠的「終結」。
     
     
    但不代表我不會繼續「玩」,只因「教」與「學」都是我所熱愛的。

Post a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